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宋词与科举|27:宋江为啥被招安?根源竟在于这位山东进士

2023-07-04 14:37:11 互联网

本系列的写作体例,以科举考试的年份为线索。如果有适合介绍的人物,原则上每科考试为一篇,每篇介绍一位,或者二到三位人物。本篇所要介绍的这两位人物,金榜题名的具体年份已不可考。而这两位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又比较有看点,放弃不写有些可惜。若要各成一篇,又略显单薄,故而合并予以介绍。根据相关资料分析,这两位人物进士及第的时间,在上一篇介绍的秦观之后,应该是基本可以确定的事情。

第一位,乃安州(今湖北安陆市)人氏僧仲殊。僧仲殊是他出家后的法号,本名原为张挥。根据有关资料推算,僧仲殊进士及第的年份,应在元丰或者元祐年间。僧仲殊是个风流才子,整天呼朋引类、吃喝玩乐。当然,也免不了做些招蜂引蝶的事情。


【资料图】

进士及第后,僧仲殊依然不改风流本性,经常在外游荡不归。他的妻子也许是耐不住寂寞,也许是心存报复之念,便也红杏出墙了。有了外遇之后,僧仲殊的妻子又害怕被老公发现后,对自己采取惩罚措施。思来想去,便决定先下手为强,就一狠心给僧仲殊下了毒。

好在僧仲殊中毒不是太深,被人用灌蜂蜜等土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僧仲殊虽然侥幸保住了性命,但是留下了后遗症。江湖郎中告诉他,以后不能再吃肉,否则体内毒性就会复发。遭此大劫,僧仲殊不仅没有对妻子施以报复,反而大彻大悟,净身出户做了和尚,取法号仲殊。既然出家做了和尚,也就不用挂念吃肉的事情了。由于身为僧人,后人便习惯于称其僧仲殊或仲殊。

在古代,男女地位严重不平等。男人寻花问柳不算什么大事儿,女人出轨事儿可就大了。僧仲殊这样对待不守妇道的妻子,并且她还想置自己于死地,其胸怀值得赞赏。这说明,虽然风流爱玩,但僧仲殊本性善良。也许是僧仲殊觉得自己有错在先,对妻子心存愧疚。因为心存愧疚而原谅别人过错的人,就是善良之人。

僧仲殊的辞世方法,也颇为与众不同。崇宁年间,某天僧仲殊忽然来到经堂,郑重其事地同各位僧人一一告别,然后返回居室,自缢身亡。僧仲殊选择轻生,应该不是一时冲动。大约是晨钟暮鼓、诵经念佛的日子久了,使僧仲殊参透了四大皆空的佛家禅机。纷繁红尘、世间万事万物,已经让他无可留恋,包括他喜欢的诗词写作。人生在世,固然应当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但当一个人感到生无可恋,对于他放手离去的选择,似乎也应当给予必要的理解。

僧仲殊才思敏捷,写东西是个快手。一首诗词在脑子里略加构思之后,便能一挥而就,连一个字都不带涂改的。僧仲殊的词作,风格温婉清雅,言词绮丽优美,意境恬淡飘逸。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这样评价僧仲殊的词作:“其长短句间有奇作,非世俗诗僧比也。”

僧仲殊的《南柯子》,就是范成大说的那种“奇作”。这首被视为宋词名篇的词作,入选多种经典选本:“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读僧仲殊这首《南柯子》,仿佛在倾听一位儒雅长者,面带微笑、平缓淡然地娓娓讲述,如水墨画一般清秀安详的江南风景。话也淡然,情也淡然,感伤也淡然,最后是尽在不言的一声轻叹。这样的情境之中,曾经有我。至于人们是否记得,并不重要。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轻寒,风前香软,春在梨花。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僧仲殊的这首《柳梢青》,借写春景抒发浪迹天涯游子的感怀,但是情感柔和舒缓,感而不伤。即便酒醒处是残阳乱鸦,也不必感觉苍凉凄冷,因为还有温馨的秋千、红粉和深院人家。就像苏轼所说,“此僧胸中无一毫发事者”,僧仲殊的这首词反映了他宠辱不惊、看淡一切的心境,已臻六根清净之境界。僧仲殊日后飘然西去,其实早有征兆。

僧仲殊的诗作《京口怀古》(其二),也颇为人所称道,有种“惯看春风秋月”、笑谈人世沧桑的超脱气度:“一昨丹阳王气销,尽将豪侈谢尘嚣。衣冠不复宗唐代,父老犹能道晋朝。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朝代更替、兴衰成败,都是历史过眼烟云,唯有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僧仲殊的这首怀古诗,意蕴深远,与刘禹锡的《乌衣巷》、杨慎的《临江仙》,有异曲同工之妙。

僧仲殊的诗词作品,存世数量虽然不太多,但是影响并不算小。如今有些古典文学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们,还常常把僧仲殊的诗词研究,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选题。

侯蒙,乃密州高密(今山东高密市)人氏。侯蒙进士及第的时间,与僧仲殊大致相当,前后相差不了几年。侯蒙家里大约不差钱,年轻时为人豪爽仗义、乐善好施,“或一日挥千金。”“一日千金”的评语,是上了正史的,而非野史民谚。这样的做派,跟《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有的一比。之所以提到宋江,是因为侯蒙跟历史上真实的、而不是小说中的宋江,确实有值得一说的关系,这个稍后再叙。

进士及第后,侯蒙曾经做过一县之长(柏乡知县)。做县长期间,侯蒙在历史上留下的主要政绩,是断案如神,“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就是说他遇上民事诉讼官司,都能当庭判决。对于判决结果,当事双方均心悦诚服,毫无怨言。这说明,侯蒙思维缜密、观察敏锐、判断力超强,能够依法办事、秉公办案。在这一点上,侯蒙又与文学作品中的包公有的一拼。之所以说是文学作品中的包公,是因为历史上真实的包公,主要的政绩作为,是直言敢谏、主持正义,在断案方面并无过人之处。那些包公断案如神的故事,基本都是虚构演绎。

后来,侯蒙奉调进京。因为有才能干,侯蒙屡获提拔重用,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御史中丞、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相当于枢密副使)等职务,并曾官拜大宋宰相,是为朝廷重臣。侯蒙为人正直、一心为公,自然与蔡京这样的奸臣搞不到一起。有一次,宋徽宗曾这样问侯蒙:“侯爱卿,你对蔡京这个人怎么看?”侯蒙答道:“这个人很聪明,也很有能力,如果能把心术放端正,就能与古代的名臣贤相相比肩。”侯蒙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

在一个昏君的手下,忠直之臣是斗不过奸佞小人的,侯蒙到底还是被蔡京算计了。由于蔡京不断在宋徽宗面前打侯蒙的小报告,时间一长,宋徽宗就听信了蔡京的谗言,罢免了侯蒙的宰相职务,打发他去做了个地方官(亳州知州)。宋徽宗的昏庸,由此可见一斑。

遭此不公处理,侯蒙仍然心系国家。侯蒙在亳州任职期间,宋江的造反势力已经坐大。为了彻底消除这一不安定因素,侯蒙专门给宋徽宗写了一封意见书,意见书中说,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众造反,越闹越大,横行山东、河北许多地方,令数万官军都奈何不得。这说明,这些人必有过人之处。现在方腊在江南又闹得很凶,朝廷不如把宋江这些人招安,让他们跟随政府军去征讨方腊,以将功赎罪。侯蒙的意见,还真就被采纳了。宋江想不想招安不是问题,问题是朝廷想不想将他招安。宋江之所以

被招安,根子原来在侯蒙。在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和《荡寇志》中,都出现过侯蒙这个人物。

侯蒙的这份意见书,令反复无常的宋徽宗大受感动,发出了这样一番感慨:“侯蒙虽然被撤了宰相职务,但依然心系国家,不忘为本皇帝分忧,真不愧为忠臣啊!”就在宋徽宗打算再度重用侯蒙之时,侯蒙却因病而亡,享年六十七岁。这真叫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虽然无法确知侯蒙进士及第的具体年份,但他是个三十好几才金榜题名的大龄考生,则是确凿无疑的事情。据洪迈《夷坚志》所载,侯蒙其貌不扬,胸怀大志。无奈久困科场,年近而立还一事无成,因而屡屡遭人讥笑。有尖酸刻薄之人,还把他的头像画在风筝上,在天空放飞。意思是讽刺他空有大志,只会“空飘”。有此创意之人,足够聪明,只是这聪明没用对地方。有这等嘲笑讥刺别人的心思和功夫,何如去忙些自己的正事?

见到那只飞在天空的风筝之后,侯蒙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放声大笑。过后,侯蒙赋《临江仙》一首,作为自己的回答:“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侯蒙的这首《临江仙》,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形象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开朗达观的胸怀,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把那个将自己化成风筝的尖刻之人,大度地称为“良匠”。你讽刺我只会“空飘”,我不妨将其理解为是在鼓励我积极上进,早日平步青云。那只风筝在空中被微风轻轻吹拂,就好比我被人们吹捧赞扬。当我蟾宫折桂之时,你们就会像看那只风筝一样,站在地上把我仰望。侯蒙的心理素质,真不是一般的强。这件事告诉人们,不仅正面的鼓励是上进动力,反面的刺激也可以是。

侯蒙的存世词作,仅此一首。但这首词无愧为宋词名篇,也是科举史上影响很大的著名诗词作品。这首《临江仙》,不仅被选入多种经典宋词选本,如今还经常被用作中小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试题。

壹点号谷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