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报:安阳 “首创”政策频出 破解引才瓶颈
安阳市人才公寓。
安阳开展“高校学子看安阳”活动,创新人才引进渠道,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均为杨之甜摄
河南日报记者 谢建晓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之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到县区开发区上班,能给市直单位事业编制?
这是真的。5月10日,安阳市发布《2023年使用人才专项编制为开发区(示范区)引进人才公告》,使用依托安阳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核定的市直人才专项编制中的24名人才专项编制,为全市9个开发区(示范区)引进急需重点人才,让人才带市直编制到县(市、区)服务主导产业及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开发区发展“卡脖子”难题。
这项举措在全省尚属首次。据了解,安阳市一直在进行招才引智方面的探索,从2020年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以来,突破性、创新性政策频频出台,破解不少引才瓶颈。“首创”引才成为常态,使安阳成为人才“蓄水池”。
首创一
“人才工作专项述职”
刀刃向内深化人才改革
机制活、政策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近年来,安阳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藩篱,努力营造各显其能、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
各县(市、区)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出台人才政策文件130多项,“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林州市制定“洹泉涌流·智汇红旗渠”人才集聚计划;滑县实施“洹泉涌流·智汇滑州”人才集聚计划……定位清晰、上下呼应、相互衔接的人才发展政策,形成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如何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增强各地各单位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安阳市在全省首创人才工作专项述职评议,每年年底9个县(市、区)委书记向市委述人才工作,高层次人才代表对职能单位人才工作满意度打分测评,将人才工作纳入市管班子和市管干部年度综合考核,有效压实各级党委抓人才工作的责任。
首创二
“招才引智工作站”
以高能级平台聚才用才
“有刘嘉麒院士‘加持’,公司的玄武岩纤维产业项目投产后将实现生产玄武岩纤维及制品3000吨/年的产能,预计年销售收入3亿元。”安阳嘉和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
“直接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难度大,但我们可以柔性引进。”安阳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注重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在《“洹泉涌流”升级版政策》中明确将“科技类柔性引才纳入政策范围”,出台《关于“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柔性引进人才(科技类)认定和支持实施细则》,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梓乡高层次人才利用节假日等时间来安开展项目合作或通过远程形式提供技术(设计)指导,根据实际需要给予一定的综合补贴,优先支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随时立项、随时评审。
该市在珠三角地区挂牌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下一步还将陆续在市政府驻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及中原地区等经济发展联络处和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设立工作站,这在全省也是“首创”。工作站配备站长和招才引智专员,积极开展安阳籍人才招引、专家人才安阳行、项目推荐、揭榜挂帅攻关等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在外、智造在安”产学研转化模式,引进、集聚更多人才和团队来安创新创业,调动更多技术、人才、项目、创新资源促进安阳高质量发展。
目前,数百位国家级高层次专家通过这些平台与该市对接,达成合作意向13项,签订了一批人才培养引进合作协议,破解了一批重点产业领域的技术难题。
首创三
“一岗一房一卡”
以高质量服务惜才爱才
明亮整洁的房间,崭新的家具家电设施,咖啡厅、创客空间、人才沙龙、图书室、健身房等一应俱全……乍一看,位于安阳市文峰区的惠泽人才公寓,装修风格像是中高端快捷酒店。
外来就业的人才住房问题如何解决?安阳市出台“洹泉涌流·一岗一房”政策,确保各类人才来了就有房住。该市投入财政资金22747万元,筹建人才周转房5170套,供人才免费入住3年。人才周转房均按照统一简单装修、统一外观风格、统一配置物品、统一物业管理标准打造,设施齐全,拎包入住。根据人才学历、职称、发展贡献度等方面的不同层次,分别提供面积50至100平方米的住房,并实行“一人一档”清单式管理服务。同时,对引进人才首次在市内购房的,一次性给予最高12万元补贴,享受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70万元的政策优惠。
据了解,今年该市将深挖“存量住房”潜力,合理运用公租房、棚改房、公有住房等政府资源筹备房源,鼓励各县(市、区)制定优惠政策,给予改造挂牌的企业相应奖励。依托高品质酒店、快捷宾馆、企业公寓等社会资源,采取政府出资、市场化运营的方式,租用企业公寓、酒店、宾馆当作人才公寓。
“安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高不高、追赶超越的速度快不快,关键就是要看人才创新引领工作抓得实不实,看人才创新活力激发得充分不充分。”安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炯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的观念,不断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牢牢抓住人才创新引领这个关键,以更大力度、更强举措来塑造发展新优势、获得发展新动能,全力以赴打好打赢“人才创新引领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