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守护人丨丁利娜:寻找金中都
金中都考古项目负责人丁利娜。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北京文化守护人丁利娜,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金中都考古项目负责人,从事北京地区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主持过北京延庆西屯墓地、金中都城墙遗址等重要考古发掘项目。
(资料图)
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专著《北京考古史·金代卷》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文物》《考古与文物》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7月底,刚下过雨的北京依然闷热。菜户营旁的金中都城墙遗址考古工地,泥土有些松软,丁利娜行色匆匆,奔走于各块考古工地间查看情况。
探工将四五米长的探铲扎进土地,丁利娜从探铲底部取下一把土,放在手心搓了搓说,“继续往下探,穿过文化层,下面是黄沙,然后是淤泥,再向下应该会是粗沙了。”说罢,她还不忘叮嘱一句,“文字记录要做好,每一层的包含物、深度都要记录下来。”
在考古勘探之前,首先要进行考古调查,大体知道该区域位于金中都的哪个区域、有哪些类型的遗迹。丁利娜解释,目前进行的考古勘探是对文化层开展的初步探查,了解城墙夯土、城内道路、河道遗迹等大概在哪个位置。接下来才是考古的重中之重——考古发掘,要对一些遗迹分布比较密集、类型比较丰富、比较重要的地方,铺设探方进行正式发掘。
“文化层要逐层揭开,比如之前挖的时候,最下面有商周时期的遗迹、遗物,再往上就是汉唐时期、辽金时期的文化层,金中都废弃之后,再往上又有明清时期的生活层,因为这里是明清北京城的城外,也发现了一些明清的墓葬,最上面是近现代生活堆积。”丁利娜说,这就是古今重叠的金中都城所在的区域,留下来的各个时期人类生活的痕迹,体现了北京城历史文化底蕴的连续性。
7月28日,丁利娜查看考古现场情况。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偶然的缘分
干净、利落是丁利娜给人的第一印象。她会滔滔不绝地回应你的问题,又不拖泥带水。从金代墓葬的四种形制到随葬用品,丁利娜如数家珍。这是她对金代研究兴趣的最初入口。
2019年8月,丁利娜和考古队员们正式走进金中都城墙遗址考古工地,之后的两年中,他们首次发现了城墙、马面、护城河、顺城街道路等外城城墙体系,实证了金中都城的建置沿革,一度引发关注,为北京“何以为都”找到了更多考古学实证。
尽管目前手头上的考古发掘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但她每天依然忙于和金中都有关的各项事务,与技工师傅一起拼对瓷片、修复绘图,查阅金中都研究的相关资料,撰写金中都遗址的考古报告,准备下一个金中都考古工地的勘探工作……
对于金中都,丁利娜有着自己的期待和目标。“现在城墙、马面、护城河都有了,但城门还没有找到。找到城门,外城墙体系就完整了。另一方面,金中都是在唐幽州、辽南京的基础上扩建的,扩建前城内是封闭的里坊结构,扩建后开始模仿北宋东京城,沿街建市,商业布局有了变化。我们也想弄清楚,扩建后城内的路网布局、建设规制有什么具体变化。”
谈起最初进入考古行业的契机,丁利娜说,她是河南洛阳人,高考那年,她以600多分的成绩被吉林大学提前批录取,被调剂到考古专业学习。
那时的考古相对现在来说,还少有人了解。“第一年的时候,班里同学都懵懵懂懂,甚至想换专业,第二年才慢慢适应。大三时,学校安排下工地实习,大家的心就都沉了下来。直到毕业,班里也没有同学转专业,大部分人毕业后都在从事考古相关的工作,只不过岗位不同,有的人去了高校,有的人去了博物馆。”
此后,循着兴趣,丁利娜又读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考古学硕士、博士,并进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工作。丁利娜回忆,2008年她刚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时,院里正好在做金代的课题。“辽金元时期是北京考古研究的一个特色,比较有意思,反映了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与汉人之间统治关系的变化。辽金元墓葬的研究相对较多,而金中都很少有人做,于是我就选了相对空白的领域来找突破口。”后来,这也成为她博士论文的选题。2019年,金中都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再次启动时,院里把任务交给了丁利娜。
“当时还是比较激动的,终于可以亲手去挖金中都了,但也很紧张,想着尽量不要留遗憾,把主要遗迹完整揭露出来。”丁利娜说。
金中都城墙遗址考古现场。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城墙现世
对北京来说,金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从北京城市发展史来看,北京建城始于燕国的蓟城,但在成为金中都以前,一直是北方的边防重镇,直至金朝,才成为一国之都、大半个北中国的政治中心。
上世纪40年代至今,金中都遗址经过了多次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正式发掘包括1990年大安殿遗址和水关遗址的发掘、2010年的兵营遗址发掘、2012年的鱼藻池遗址发掘、2015年的万泉寺道路遗址发掘等。
然而,确定城市位置的最重要依据——城墙,一直深埋于地下,从未被考古正式揭露。“870年前的金中都,城墙到底长什么样,规格有多大,夯层有多厚,夯窝排列成什么样,谁也没有真正见过,这次就一下子清楚地揭露了出来。”
金中都城墙遗址现存南城墙万泉寺、凤凰嘴和西城墙高楼村三处地上遗迹,均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并于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由于之前的保护条件有限,作为土遗址的城墙遗址被雨水冲刷,流失严重,变得越来越小。”丁利娜说。
契机出现在2019年。“当时,丰台区要对金中都城墙遗址进行加固、再保护,于是报请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做出批示——先进行‘考古’。”她说,“当时我就考虑,城墙遗址涉及城墙、城门、护城河、马面等,当然,马面能碰上是运气好,碰不上也算正常。”
7月28日,丁利娜在看洛阳铲探出的土层。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令她惊喜的是,正式进场发掘后不久,和队员们在清理渣土时,就发现了大大小小的夯窝。随着清理,出现夯窝的面积越来越大,连成一片,十分壮观,她瞬间激动起来。“城墙夯完后会留下一层层的夯窝,看见夯窝,就意味着城墙找到了。我记得,当时来检查验收的专家也特别激动,一定要和金中都城墙遗迹合个影。”
“城墙怎么挖”也需要拿主意,是用“探方法”还是“探沟法”?丁利娜考虑到挖掘面积只有900平方米,如果布设10×10米的9个探方,相对于整个大遗址来说,可采集的信息量太少。“最终决定打探沟,探沟根据现场条件可宽可窄,可以多打几条,这样采集到的信息就多一些。”
第一年,丁利娜和队员们打了7条探沟,对地下城墙遗迹的分布、夯土残存的厚度有了初步了解。第二年,她带领队员们顺藤摸瓜,挑选了几块重点区域进行发掘,包括南城墙的三处、西城墙的三处等,果然有了重要发现。
这次发掘,丁利娜和队员们基本厘清了金中都外城城墙的保存状况、形制结构,及其与城外护城河、城内道路的关系,首次正式确认了护城河、城墙的宽度及营建方式。
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发掘出66米宽的护城河遗迹和圆角梯形的马面遗迹,这体现了金中都防御理念的变化。“唐代之前,外墙防御讲究‘城高池深’,到宋金时期,随着火炮的发展,防御的半径需要扩大,护城河要加宽,这在金中都遗址中有了充分体现。”
丁利娜解释,“马面也叫墩台,是凸出于城墙外的一处防御性设施。建了马面后,原来一条直线的墙体变成了三个面,可以扩大视野,从三面防敌,提高外城对敌防御的能力。之前发现过半圆形、方形的马面遗迹,圆角梯形的马面发现比较少。”
此次发掘出叠压在南城墙下的唐代墓葬、辽代墓葬,也为金中都城在唐幽州、辽南京城基础上改、扩建的史实,提供了直接的考古学证据。
7月28日,丁利娜查看考古现场情况。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风雨无阻的考古
金中都遗址并不是丁利娜第一次负责的发掘项目。2009年,丁利娜毕业后负责的第一个考古工地是延庆西屯墓地的发掘。作为现场负责人,她在工地上呆了四个多月。“那是毕业后我第一次独立面对大的项目。项目发掘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大片墓地近500座,是那个时候北京地区发掘面积最大的考古项目。”她回忆。
当时,工地上有300多个工人、几十个技工、保安,都需要丁利娜指挥协调。挎着包、拿着相机,爬上几米高的梯子拍照,拿着记录本在每个探方之间来回查看、记录,晚上再整理资料,是她每天的工作常态。“早上7点上工,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接着挖。中午吃饭时,灰头土脸的,就简单洗洗手和脸。”丁利娜说,那段时间虽辛苦,但很充实。
之后,丁利娜也陆续负责一些配合基建项目的发掘,足迹遍及海淀、朝阳、石景山、房山、昌平、密云、大兴,亲手挖过汉墓、北朝墓、唐墓、辽金墓、明清墓和生活居址、窑址、灶址等。“最多的时候,一年有几十个项目在手上。”
在金中都城墙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她常和工人念叨,“800多年前的古人,一杵一杵夯出来的土窝,现在我们一刷子一刷子把它们清理出来,不是一件很荣幸的事吗?咱们宁可慢一点,也不要把遗迹做坏了,要尽最大可能把金中都最真实的面貌展现给大家。”
她坦言,自己在工作上要求严格,甚至有些“吹毛求疵”。一些民工、技工,难免会出现考古现场不仔细、工作习惯不严谨、工作记录不认真、绘制线图不准确的情况,每当这时,丁利娜都会一一指出,“有时我就拿着书,给他们示范书上的准确写法、画法,经历各种磨合之后,情况就会好一些。”
“说到底,考古是个良心活儿,要带着敬畏之心,很多地方要细抠,才能干得漂亮。后来,我们也培养出几名清理夯窝特别好的工人,速度也很快。”丁利娜笑着说。
7月28日,金中都城墙遗址考古现场,丁利娜正在与工人们沟通。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作为考古项目负责人,丁利娜还要和各方协调沟通,保证工期。“相对于主动性考古发掘,配合性考古工作需要配合城市基本建设,考古时间比较紧张,工作很零碎,任务比较重,有时遇上下雨、严寒等天气也不能停工。”
她记得,2019年8月,工地遇到大雨,探沟里面一直灌水,把探沟壁冲塌了,一些夯窝里也有渗水,雨过天晴后,队员们就得重新修整。当时,丁利娜和队员跟院里协调,要在工地上搭建雨棚,既能保护现场,也能在雨天干活,不会影响进度。
考古工地的雨棚需要特别定制。“每条探沟的长度、宽度不一,要根据探沟的实际情况设计雨棚,用什么材料、怎么搭,设计出来再拿去现场,看是否可行。”她清楚地记得,那段时间降雨频繁,天气预报说当晚有暴雨,她急得立马给雨棚厂商打电话,要求暴雨来临之前无论如何也得把雨棚支起来。“于是连夜赶工,雨棚搭上的那一刻,心里终于踏实了一些。”
雨季过后,丁利娜让人立马把大部分雨棚撤了。比起雨天,考古队员更喜欢晴天,哪怕会面临暴晒。“晒点没关系,可以戴帽子、穿防晒衣。但对于遗址来说,搭棚子会改变光线,影响我们对遗迹土质土色的判断,并且给遗迹拍照也很麻烦,需要把棚子掀起来。”
近两年的发掘里,丁利娜和考古队员们也经历了严寒的考验。“一般来说,很多地方在11月15日会进入冻土期,考古工地要停工,因为‘冻土’对土遗址的刮面等操作十分不利,也会影响考古人员对考古现象的判断。但我们没办法,再冷的天也要挖,要配合甲方的工程进度。”
考古工作本身也有危险性。有一次在挖墓葬时,由于雨后土比较松软,一名工人不小心掉了下去,所幸墓葬不深,没什么大碍。工地现场安全这根弦一直在丁利娜心中紧绷着,哪怕工作没做好,安全也绝对不能出问题。“丽泽商务区那边清理过一口古井,比较深,我们当即拉起警戒线,一再跟工人强调,工作之外一律不能靠近这个地方。”
在往返考古工地的日子里,丁利娜每天开车经过西二环,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北京建都纪念阙”。那是在金中都核心宫殿大安殿基址上设立的北京建都的标志。
今年是北京建都暨金中都建都870周年,能亲自参与金中都考古工作,对丁利娜来说是莫大的荣幸,与金中都的默默对话总能让她不自觉地涌起神圣的使命感。她说,用心呵护金中都是心中最坚定的考古梦想。
这几年,公众考古发展迅速,为配合相关考古工作的宣传,丁利娜开始在公众面前露面,有时会举办一些讲座、参与直播等。但她坦言,自己对这些事情还不太适应。“考古发掘、科研需要沉下来,但我又觉得有责任、有义务让公众知道你在做什么,也让大家及时了解金中都考古的新收获。”
未来,在西二环菜户营桥与西三环丽泽桥之间,将建设占地约15公顷的金中都城遗址公园。该公园以金中都城墙遗址发掘区为核心,将成为彰显历史、融入自然的主题城市公园。“L型的公园走向正是金中都外城的西南拐角区域,对金中都来说特别重要,将来,如果能预留一定的考古空间会更好。”她说。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白爽 校对 贾宁